有的没的
今天又学了一招~ sourcetree 里面快速对比两个 commit 版本之间的差别:
按住 cmd,然后在历史中选择两次 commit 就搞定了!
感觉自己好傻= = 这么直白的方法竟然没试过
#programming
按住 cmd,然后在历史中选择两次 commit 就搞定了!
感觉自己好傻= = 这么直白的方法竟然没试过
#programming
今天第一次用github action编译了libwrt。
当然用了zqking大佬的repo,github action都很完善了。
我就是 fork了一下,github action文件都不用动,只需要修改一下deconfig里面ipq60xx libwrt的编译选项。
在里面加入了zram,调整了一些原来自带的包。
zqking使用了一个第三方的包裹小仓库,主要是那个仓库里面能找到的,都可以在里面写上。
完事儿之后,可以通过github的对比功能看看与原repo的区别。检查一下修改之处。
—-
更:
经过了几天的研究,有了新的认识。
编译最终配置就是 deconfig 里的config 文件,里面可选的第三方包,得看 update.sh 里面拉取 feed 中包含的包。比如有一个 install_small8的函数,这个函数里面就是把这个第三方源的包配置安装到 makeconfig 里面。 (但这并不代表最后纳入到编译范围内,只不过是提供条件)
—-
action yaml 里面的变量 GITHUB_TOKEN 是一个自动生成的token,他的权限在 repo 的 action 一栏里面赋予。 不需要自己建这个 secret。
#programming
当然用了zqking大佬的repo,github action都很完善了。
我就是 fork了一下,github action文件都不用动,只需要修改一下deconfig里面ipq60xx libwrt的编译选项。
在里面加入了zram,调整了一些原来自带的包。
zqking使用了一个第三方的包裹小仓库,主要是那个仓库里面能找到的,都可以在里面写上。
完事儿之后,可以通过github的对比功能看看与原repo的区别。检查一下修改之处。
—-
更:
经过了几天的研究,有了新的认识。
编译最终配置就是 deconfig 里的config 文件,里面可选的第三方包,得看 update.sh 里面拉取 feed 中包含的包。比如有一个 install_small8的函数,这个函数里面就是把这个第三方源的包配置安装到 makeconfig 里面。 (但这并不代表最后纳入到编译范围内,只不过是提供条件)
—-
action yaml 里面的变量 GITHUB_TOKEN 是一个自动生成的token,他的权限在 repo 的 action 一栏里面赋予。 不需要自己建这个 secret。
#programming
我说github commit了之后,网页不更新,一看,commit部署到preview环境之下了。
进environments一看,默认名字叫master分支的进production。一想,我靠,该不会是因为github默认分支叫main了吧
一看还真是。。。果断把production branch名字改成main了 = =
前几天写github action的trigger字段,顺手写了个master分支,我看咋推送怎么都不触发action。结果一看branch叫main
去他娘的Black lives matter..
#programming
1.rx580
mjj的老熟人,2025年依旧活跃在300元价位段,东大某些厂商据说还有16g的版本
性价比:★★★★★
门槛:★
可玩性: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低价位能买到的卡里面最省心的
2.p106
rx580同时代的产物,矿卡的始作俑者,矿渣中的矿渣,580起码还搬板
性价比:★★★★★
门槛: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
推荐值:★★
推荐理由:100米还提啥要求?
3.rtx2080ti
实力源自22g,该有的都有,矿潮前夕的卡皇,可玩性不错
性价比:★★★
门槛: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性价比前提是矿潮没被无良主人卖掉,魔改22g3k入手不推荐
4.tesla p4
220没上车未来也(可能)不会有了,平民最强刀卡,无论虚拟桌面还是编解码都很香
性价比:★
门槛: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
推荐值:★
推荐理由:不推荐,350吃顿好的不行?
5.tesla p40
玩AI当年一卡难求,700涨到3k大有580之势,没买一点也不后悔,大号1080ti
性价比:★
门槛: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
推荐值:★
推荐理由:不推荐,看下面
6.tesla p100 sxm2
入手的垃圾佬心还痛不 v100的刀快不快?
性价比:★
门槛:★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
推荐值:★
推荐理由:不推荐,看下面
7.titan v
1300入手也不亏,v100牙膏挤爆
性价比:★★★
门槛: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这身皮你就说值不值
8.tesla t10
不到1400买16g显存+低精度,弥补了p100的遗憾,deepseek那会儿一度成为千元版本答案
性价比:★★★
门槛: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高贵的云游戏卡,驱动折腾起来有点麻(要)烦(命),性能也不如人意,啥都要兼顾(游戏+光追+AI)
9.MI50
镭7的完全版,从矿老板的仓库到小黄鱼热门只需要一个llama,不用怀疑这就是当前版本答案
性价比:★★★★★
门槛:★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32g不到8张毛爷爷就问你慌不慌,除了llama不要过分期待
10.rtx A3000M
什么都会一点,什么都差一点,超过1k都是对垃圾佬的侮辱
性价比:★★★
门槛: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省心,啥都能干一点,够了
11.tesla v100
垃圾佬拼好卡,性价比很高,可玩性也不错,需要大佬喂饭和一点耐心
性价比:★★★★
门槛:★★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★
推荐理由: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,小白入手切忌蛮干
12.gtx 1080ti
牙膏挤爆,老黄永远的耻辱,800块的东西,也就打打4060
性价比:★★★★
门槛:★
可玩性: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活好当下,有一天算一天
#programming
mjj的老熟人,2025年依旧活跃在300元价位段,东大某些厂商据说还有16g的版本
性价比:★★★★★
门槛:★
可玩性: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低价位能买到的卡里面最省心的
2.p106
rx580同时代的产物,矿卡的始作俑者,矿渣中的矿渣,580起码还搬板
性价比:★★★★★
门槛: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
推荐值:★★
推荐理由:100米还提啥要求?
3.rtx2080ti
实力源自22g,该有的都有,矿潮前夕的卡皇,可玩性不错
性价比:★★★
门槛: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性价比前提是矿潮没被无良主人卖掉,魔改22g3k入手不推荐
4.tesla p4
220没上车未来也(可能)不会有了,平民最强刀卡,无论虚拟桌面还是编解码都很香
性价比:★
门槛: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
推荐值:★
推荐理由:不推荐,350吃顿好的不行?
5.tesla p40
玩AI当年一卡难求,700涨到3k大有580之势,没买一点也不后悔,大号1080ti
性价比:★
门槛: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
推荐值:★
推荐理由:不推荐,看下面
6.tesla p100 sxm2
入手的垃圾佬心还痛不 v100的刀快不快?
性价比:★
门槛:★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
推荐值:★
推荐理由:不推荐,看下面
7.titan v
1300入手也不亏,v100牙膏挤爆
性价比:★★★
门槛: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这身皮你就说值不值
8.tesla t10
不到1400买16g显存+低精度,弥补了p100的遗憾,deepseek那会儿一度成为千元版本答案
性价比:★★★
门槛: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高贵的云游戏卡,驱动折腾起来有点麻(要)烦(命),性能也不如人意,啥都要兼顾(游戏+光追+AI)
9.MI50
镭7的完全版,从矿老板的仓库到小黄鱼热门只需要一个llama,不用怀疑这就是当前版本答案
性价比:★★★★★
门槛:★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32g不到8张毛爷爷就问你慌不慌,除了llama不要过分期待
10.rtx A3000M
什么都会一点,什么都差一点,超过1k都是对垃圾佬的侮辱
性价比:★★★
门槛: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省心,啥都能干一点,够了
11.tesla v100
垃圾佬拼好卡,性价比很高,可玩性也不错,需要大佬喂饭和一点耐心
性价比:★★★★
门槛:★★★★★
可玩性:★★★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★
推荐理由: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,小白入手切忌蛮干
12.gtx 1080ti
牙膏挤爆,老黄永远的耻辱,800块的东西,也就打打4060
性价比:★★★★
门槛:★
可玩性:★★
推荐值:★★★
推荐理由:活好当下,有一天算一天
#programming
使用SourceTree来回退代码到某次提交
方法步骤
----
7 切换到sourceTree界面,鼠标选中将要回退到的那个历史提交记录

8 右键-》重置当前分支到此次提交

9 在弹窗中 使用模式选择 强行合并--丢弃所有改动过的工作副本,点击确定

10 等待重置完,可以看到本地仓库的develop分支已回退到 “提取 release分支的某次提交到 develop分支”提交。而且本地仓库落后远程仓库两个提交记录。

11 依然是同样的操作。选中最新的提交历史记录,右键-》重置当前分支到此次提交

12 这次选的使用模式是软合并 – 保持所有本地改动,点击确定

13 等待重置完。发现本地仓库开发分支已和远程仓库开发分支同步。这个结果似乎看起来两次重置抵消了一样,代码版本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。实际并不是这样,这就是神奇之处,会让你恍然大悟的地方。

14 切换到文件状态,可以看到本地工作副本多了一个test1.txt的改动文件,而且改动文件的内容正好删除了 新增test1和新增test2两次提交所修改的内容。

15 那么,剩下的操作只需将这个改动文件提交并推送到远程仓库,是不是就OK了?
下面尝试,提交并推送该改动文件。如下图,推送之后的效果。

16 如下图,可以看出本地工作副本和远程仓库的 add test1 和 add test2内容都被回退掉了。也就是代码版本从内容上回退到了某个历史版本,但是提交历史记录并没有回退。在提交记录已经同步到远程分支情况下,Git只会增加提交历史记录,是不会回退或删除提交记录的。我们所说的回退都是指的回退内容。

注意事项
----
回退指的是内容的回退,而不是提交记录的回退
#programming
方法步骤
----
7 切换到sourceTree界面,鼠标选中将要回退到的那个历史提交记录

8 右键-》重置当前分支到此次提交

9 在弹窗中 使用模式选择 强行合并--丢弃所有改动过的工作副本,点击确定

10 等待重置完,可以看到本地仓库的develop分支已回退到 “提取 release分支的某次提交到 develop分支”提交。而且本地仓库落后远程仓库两个提交记录。

11 依然是同样的操作。选中最新的提交历史记录,右键-》重置当前分支到此次提交

12 这次选的使用模式是软合并 – 保持所有本地改动,点击确定

13 等待重置完。发现本地仓库开发分支已和远程仓库开发分支同步。这个结果似乎看起来两次重置抵消了一样,代码版本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。实际并不是这样,这就是神奇之处,会让你恍然大悟的地方。

14 切换到文件状态,可以看到本地工作副本多了一个test1.txt的改动文件,而且改动文件的内容正好删除了 新增test1和新增test2两次提交所修改的内容。

15 那么,剩下的操作只需将这个改动文件提交并推送到远程仓库,是不是就OK了?
下面尝试,提交并推送该改动文件。如下图,推送之后的效果。

16 如下图,可以看出本地工作副本和远程仓库的 add test1 和 add test2内容都被回退掉了。也就是代码版本从内容上回退到了某个历史版本,但是提交历史记录并没有回退。在提交记录已经同步到远程分支情况下,Git只会增加提交历史记录,是不会回退或删除提交记录的。我们所说的回退都是指的回退内容。

注意事项
----
回退指的是内容的回退,而不是提交记录的回退
#programming
那。。。copilot edit应该够用了
还没有用过cursor不知道和copilot差距有多大 但是cursor不够大方呀
#ai #programming
今天第一次打造了docker image, 通过 github action!
起因是之前用的ghmodelapi这个镜像没有arm的。
在容器内找到了他的dockerfile、程序源代码等,交给ai来写一个github action的workflow yaml. 因为github action支持arm架构的runner,所以这就太合适了。
最后编译的很棒。也push到了ghcr上. 那么至此,gh model balancer从chi迁移到本地.3了。
以前我不会写workflow yaml, 而迟迟阻止我用action,现在有了ai,用action就没有阻碍了。。
以前dockerfile我只能读不会写,现在有了ai,也没有阻碍了。。。
我现在还不知道ai到底是起到了正作用还是反作用。
让我可以尝试更多的事儿 但是我也变懒了
#ai #programming
起因是之前用的ghmodelapi这个镜像没有arm的。
在容器内找到了他的dockerfile、程序源代码等,交给ai来写一个github action的workflow yaml. 因为github action支持arm架构的runner,所以这就太合适了。
最后编译的很棒。也push到了ghcr上. 那么至此,gh model balancer从chi迁移到本地.3了。
以前我不会写workflow yaml, 而迟迟阻止我用action,现在有了ai,用action就没有阻碍了。。
以前dockerfile我只能读不会写,现在有了ai,也没有阻碍了。。。
我现在还不知道ai到底是起到了正作用还是反作用。
让我可以尝试更多的事儿 但是我也变懒了
#ai #programming
armbian 关闭 swap:
1. 确认一下swapon --show,看一下 swapfile 位置,后面删掉
2. sudo swapoff -a
3. 去删掉 swapfile
4. 去/etc/default/armbian-zram-config 中,设置 swap=false
关掉 swap 对 emmc 好,armbian 默认开 zram,swapiness 还是 100,swap 优先级非常高。具体的参数可以看一下 armbian-zram-config 这个文件。
#linux #programming
1. 确认一下swapon --show,看一下 swapfile 位置,后面删掉
2. sudo swapoff -a
3. 去删掉 swapfile
4. 去/etc/default/armbian-zram-config 中,设置 swap=false
关掉 swap 对 emmc 好,armbian 默认开 zram,swapiness 还是 100,swap 优先级非常高。具体的参数可以看一下 armbian-zram-config 这个文件。
#linux #programming
这几天做专业介绍的 ppt,苦于把 ppt 转为 md。
之前都是用 ppt 保存为 pdf,然后在https://pdf2md.morethan.io/ 转换为 md
今上午试了一下微软的 markitdown 这个 python 库,发现还阔以。直接 markitdown file -o output.md
#programming #ai
之前都是用 ppt 保存为 pdf,然后在https://pdf2md.morethan.io/ 转换为 md
今上午试了一下微软的 markitdown 这个 python 库,发现还阔以。直接 markitdown file -o output.md
#programming #ai
今天实践了手动 rag,提取相关文档的内容加入到 prompt 里面。
pdf 转 md 使用了https://pdf2md.morethan.io/
然后 md 中写明白引用的章节。
一般就是 三个### 加上材料的名字,比如:
引用的时候,使用[文字](#章节名字)来引用,比如
这样,按住cmd再点击就跳转到相应位置了。
可能不这么引用,llm也会自己找到···这么做确实有点麻烦,但是更精确吧。
#programming #ai
pdf 转 md 使用了https://pdf2md.morethan.io/
然后 md 中写明白引用的章节。
一般就是 三个### 加上材料的名字,比如:
### 学院信息
引用的时候,使用[文字](#章节名字)来引用,比如
[学院介绍](#学院信息)
这样,按住cmd再点击就跳转到相应位置了。
可能不这么引用,llm也会自己找到···这么做确实有点麻烦,但是更精确吧。
#programming #ai
今天又探索出了一个,让 llm 更好的和 python docx 库联动的方法。
写了一个脚本,这个脚本可以列出 docx文件里表格的每个单元格的 index 还有内容。
把这个运行后的结果,粘贴在 prompt 中,这样成功率很高。
查看 docx repo 中的docx_inspectTable0.py
#programming
写了一个脚本,这个脚本可以列出 docx文件里表格的每个单元格的 index 还有内容。
把这个运行后的结果,粘贴在 prompt 中,这样成功率很高。
查看 docx repo 中的docx_inspectTable0.py
#programming
没事儿在b站看高天的直播
其实只不过就是高天在不断的回答网友们提出的问题
发现开成只播放声音,然后加小窗,然后关上屏幕默默的当收音机听,效果也不错
其中学习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一个观点
就是如果不能确定AI写的内容的正确性,那么就不应该用AI.
成功的使用AI是作为一种辅助,而且能看得懂他写的是啥
#programming
其实只不过就是高天在不断的回答网友们提出的问题
发现开成只播放声音,然后加小窗,然后关上屏幕默默的当收音机听,效果也不错
其中学习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一个观点
就是如果不能确定AI写的内容的正确性,那么就不应该用AI.
成功的使用AI是作为一种辅助,而且能看得懂他写的是啥
#programming
docker镜像地址总结:
https://www.wangdu.site/course/2109.html
最简单的办法,是在compose.yml或者镜像名字前面加上镜像网址
比如:
#programming
https://www.wangdu.site/course/2109.html
最简单的办法,是在compose.yml或者镜像名字前面加上镜像网址
比如:
docker pull docker.1ms.run/whyyour/qinglong:debian
#programming
vercel cli比wrangler好用多了!!
直接cd到项目目录,执行vercel就行。
根据引导登录之后,就自动部署了。
以后更新项目,直接执行vercel —prod,超级简单!!
——-
吐槽一下,原本是想在青龙爬完kb之后,cd到目录运行vercel —prod,但是老是报多个参数,不知道青龙执行的时候自动带了什么参数。
最后还是直接在py源代码里面用os.system执行了。
#programming
直接cd到项目目录,执行vercel就行。
根据引导登录之后,就自动部署了。
以后更新项目,直接执行vercel —prod,超级简单!!
——-
吐槽一下,原本是想在青龙爬完kb之后,cd到目录运行vercel —prod,但是老是报多个参数,不知道青龙执行的时候自动带了什么参数。
最后还是直接在py源代码里面用os.system执行了。
#programming
今天看了两个关于没有xwindow环境的linux如何进行wifi认证的方法:
1. 使用w3m lynx link2 brow.sh之类的的命令行浏览器
2. 使用playwright写个脚本
很完美 我都要试试
Ps:已经测试了browsh 太牛逼啦!
#programming
1. 使用w3m lynx link2 brow.sh之类的的命令行浏览器
2. 使用playwright写个脚本
很完美 我都要试试
Ps:已经测试了browsh 太牛逼啦!
#programming